泰式熱炒有各種風味,常見的有咖喱味、酸辣味,還有這篇的醬油味。泰國的醬油味熱炒,看起來像中式,但一吃就知道滋味不同。因為醬油不一樣!用對醬油,隨便在家炒都是泰國街邊熱炒的FU 😄
泰國是世界上華僑最多的國家,料理也有深厚的中菜源頭。數百年來潮州人、客家人、閩南人、雲南人在泰國定居,很多津津樂道的泰菜都受到這些外來影響。經過多年的融合和調整,既有中式框架又有泰式特色,好像可以說是泰式中菜,也可以說是中式泰菜。
東南亞其它國家也有不少華僑和類似的本土式中菜。想做出道地風味,訣竅就是使用當地的醬油。醬油源自中國,不過在日本韓國台灣的味道都不太一樣。另外大量使用醬油的還有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,這些地方的醬油更是很不同。
差異最大的應該就是黑醬油Dark Soy Sauce。
中式的Dark Soy Sauce是老抽,不過東南亞的Dark Soy Sauce是另一回事。說是醬油,其實鈉含量很低,混入了麥芽糖、焦糖或糖蜜(molasses),甜多於鹹,有明顯的焦糖香氣,顏色很深可以增色,質地偏稠類似糖漿。相比之下,老抽沒有那麼甜、沒有那麼稠,也沒有顯著的焦糖氣息。
星馬泰很多熱炒或炒粿條都是深褐色,吃起來帶著微焦但不苦的鑊氣,黑醬油是一大功臣。除了用於熱炒之外,也常拿來當淋醬或是調成沾醬,搭配肉骨茶、海南雞、燒肉。
北美大多亞洲超市應該都能買到這類東南亞黑醬油。在馬拉西亞和新加坡也叫曬油,英文可能翻譯為Cooking Caramel(Karamel Masakan),瓶子上有大象的「祥珍醬園」是很有口碑的一款。在印尼叫甜豉油,Sweet Soy Sauce(Kecap Manis),味道更甜,ABC是常見品牌。泰國常見的牌子是Golden Mountain「金山」還有Healthy Boy「仁和園」。如果實在買不到可以用老抽和糖,至少顏色上比較到位,但味道上還是滿有差距的。
總結一下常見的泰國醬油:
- 淡醬油 Light Soy Sauce:也叫白醬油因為顏色沒有那麼深,類似我們一般的醬油或生抽。
- 黑醬油 Dark Soy Sauce:略稠的質地,口味偏甜,裡面含有molasses,有焦糖香氣。醬油方面泰國人最常搭配淡醬油和黑醬油使用。新加坡和馬拉西亞的曬油是類似產品。
- 甜醬油 Sweet Soy Sauce:更稠更甜,吃起來幾乎完全是甜的,有時拿來當沾醬。印尼的甜豉油是類似產品。
- 調味醬油 Seasoning Sauce:混合了醬油和調味劑。就算標榜不含MSG,也有類似味精的成份和增鮮作用。泰國金山醬油還有Maggi美極鮮味露就是這類調味醬油。
Healthy Boy是我們這裡常見的品牌,我一般買下圖右邊這個黃標的Black Soy Sauce黑醬油。跟蠔油和醬油搭配使用,可以輕鬆做出像模像樣的東南亞風味熱炒和炒粿條。
像這道泰式風味的大蝦炒豆干,黑醬油、醬油、蠔油各加一點,比例隨自己喜好。我試過只用醬油和蠔油(或是放老抽增色),味道還真的不一樣!黑醬油的確能帶出特有的層次和香氣。還有就是,家裡沒有館子的高溫旺火,但由於黑醬油的焦糖和糖蜜,成品也能打造出一些鑊氣的香味。這餐搭配了泰式酸辣牛尾湯,簡直泰~好~啦~😆
另一道泰式口味的小炒。紅燒豆腐切厚片,跟茄子和燒肉同炒。少加一點黑醬油,多了魚露,搖身一變的不同風味。
上一道更有醬香和焦香,多用幾根鮮辣椒很過癮。這一道增加了魚露的鹹鮮,滋味鮮明帶勁。我覺得都是非常容易上手的泰式熱炒,跟中式家常菜的作法差不多,只是稍微變換調味。醬油和蠔油都是中菜中最常見的,應該也家家必備,基本上只需多添一瓶東南亞黑醬油和魚露,就可以變化出很多道地口味!(話說魚露在韓國料理中也很好用,下回再聊)
我也超喜歡用醬油入菜!因為看起來會超下飯的😆
ReplyDelete真的,熱炒加醬油是天經地義的下飯!我吃白飯一定要下飯的料理,不過身邊有人可以配燙青菜把飯掃光,我很佩服哈哈。
Delete超實用的這篇!!! 亞超市整排東南亞醬油, 什麼頭緒都沒有不知道怎麼選! 我要照師父指示買一瓶來變泰 XD
ReplyDelete哈哈哈Karen是忠實的變泰 XD
Delete難怪總覺得哪裡不一樣
ReplyDelete原來是泰國的黑醬油
多謝詳細解說!
不客氣,希望有幫到大家!
Delete每道都感覺好泰, 好有鑊氣!
ReplyDelete黑醬油的焦糖可以增加鑊氣的香味!
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