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 April 2025

| 3月 | 走火入魔愛馬仕bandana披肩 | 日式居酒屋新歡舊愛 | 中式燒烤店悲歡離合 | 超讚的黃燜羊肉 | 帝王蟹三吃家庭版



早春三月,周圍開始被小小的粉紅點亮!梅花,桃花,傻傻分不清楚~ 


等到四月初的粉紅錦簇,就是櫻花的天下!


三月第一天,家裡春光明媚 ❤️



完全是心理作用,今天的陽光比昨天多了春日氣息 XD



很少在這區吃飯,但每經過一次就愛一回 😚



家裡的第一顆植物,跟了我們七年的龜背竹,近期不知為何奄奄一息嗚嗚嗚。剪到根部等它重生!當時只是交代理查去修剪,結果他不僅保留一片葉子,還選了最適合的器具,真的要給他一個 👍



不知不覺,院中的茶花悄悄綻放~茶花的花型好多喔,隔壁鄰居那顆完全就是香奈兒茶花,超級美!



抬頭看著樹梢上的粉紅色,空氣裡都是春天的味道。



也到了全家出門散步的溫度 ❤️



理查的生日卡!如今我們給對方的卡片,連信封都很有內容 XD



看到命中註定的卡片,會有種光火迸發的感覺!巧妙銜接那陣子的小故事或是奇怪梗,你懂我懂,只有你我才懂 😁



既然是理查的生日,那就把一個開開心心迷戀愛馬仕bandana的老婆送給他(正確邏輯 XD)。最近,我從對bandana款式披肩完全無感,轉換成無可救藥的走火入魔!年初入手的第一條還沒用,又火速收了三條,算是補償我們的相見恨晚 😂😂


先來張合照!嗯....... 忽然有種摩洛哥路邊賣圍巾的味道哈哈哈。



這樣 XDDD



回到正題~ 如果你和我一樣,跟bandana不太熟,那我們就一起科普一下 😁。最早的bandana方巾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世代,梵語中有「繫上」的意思。在美國原本是工人農夫擦汗擋沙的工具,後來70到90年代演變成不同文化的象徵,從嬉皮嘻哈到西部牛仔,從搖滾明星到幫派匪徒,這小小的bandana都有參一腳!現今是單純的時尚單品(當然啦拿來擦汗擋沙也可以 XD),不限於性別和群體,也不只是小方巾(還好愛馬仕做成大披肩不然我也用不到)。


我覺得愛馬仕bandana最妙的地方,是同時結合馬家主題式的精美描繪!比如說這些140公分的大披肩,外面一圈是腰果花、星星、圓點等bandana典型圖案,中間展現愛馬仕經典元素,像是神話傳說啊,馬術傳承啊,還有大自然的各種元素。我原本對bandana無知無感,因為專注整體畫風設計,喜歡打開來是完整一幅畫那派。上身才發現,bandana四邊的圖案既規律又多樣,搭配中間全然不同的描繪,是另一種美妙火花!可以俏皮活潑,可以優雅大方,總之我現在愛慘了 😍😍😍


這款Les Roues de Phaeton Bandana「法厄同之輪」,去年年底在里斯本店裡隨手抓上身,意外喜歡。那時根本沒想它是bandana還是banana,純粹喜歡配色和圖案還有上身效果。想說回溫哥華店裡買,後來忘了。現在滿腦都是bandana,當然趕快把它帶回家!



我覺得這條的配色很高明,用暖系的焦糖,搭配冷系的灰,上身非常出彩!



而且這個焦糖的調色很讚,是鮮活的大地色,但完全沒有棕色系容易出現的沈悶或老氣。



好搭配又亮眼!



中間是bandana款式中比較難得的完整圖案:phaeton「法厄同」取自希臘神話中太陽神之子的名字,是18世紀在英法盛行一時的馬車。



接著又入手了黑白雙雄。之前那篇不是說,對大顆的paisley腰果花暫時不太習慣?Well,關鍵字是「暫時」,我現在直奔腰果花懷抱 😆



上次買「亞馬遜慶典」時,也有上身對比超火的「水手紋身」,當時偏愛前者,覺得更加清新雅緻。再說兩個都是黑白,乍看有點相似,好像沒必要重複。這天進去店裡隨手再試,唉唉唉這真的不是選擇題,根本缺一不可好嗎 😍😍



真的好好看喔~我中毒好深怎麼辦!



再看細節,更是不可自拔的愛上 ❤️。作者完美致敬《Treasure Island》,把這條披肩變成航海探險和海洋傳說!一艘艘帆船,避開礁石躲過海盜,來到北冰洋跟北極熊打招呼,探索歐洲和非洲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,沿途也遇上海王星之馬和美人魚還有其它海洋生物。



每幀都仔細欣賞一遍,超級生動可愛!



愛馬仕披肩細節真的太神,完全沒有抵抗力。



既然兩條都收了,那就深度比較一下「亞馬遜慶典」和「水手紋身」。



除了都是黑白之外,是不是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😉😉



「水手紋身」的圖案更加繁複濃重,大顆腰果花也是重要特色。



「亞馬遜慶典」特點在於俏皮的星星和圓點,還有柔和清爽的花卉圖騰。



有了白的,不能不收條黑的 😁。Zouaves et Dragons Bandana「佐阿夫團和龍騎兵」,靈感來自19世紀這兩種士兵的制服,點綴了編織飾帶和絲綢刺繡。



全部打開不是一目瞭然的鮮明主題,不過上身很好看。金黃的小星星,可愛的小圓點,顯眼的腰果花.......又戳中我心尖!



腰果花、圓點、星星是bandana的經典元素,星星和圓點只能長成它們固有的樣子 XD,但腰果花可以很多變!像這三條的腰果花各不同~



所有圖案搭配都是那麼剛剛好!



航海元素的這條,連腰果花都有貝殼細節,太會啦  ❤️



隨手拍~



在店裡隨意披上身........我的人生不能沒有你!XD



之前都懶得拍上身照,這回既然隨機捕獲上面兩條的隨手拍,若不拍這兩條也太不公平,於是今天出門前特意拍一下!



除了下圖折成大三角,我也喜歡對折成長方形披在肩上 —— 這樣折法的「亞馬遜慶典」更加看得出明顯線條感,因為中間也有很多線條,跟「水手紋身」的區別很顯著(必須強調它倆真的很不一樣 XD)。總之怎麼披都好愛! ❤️



黑色這條酷帥和優雅並存!



順便來一波其它配貨開箱!話說配貨這個詞,對有些人來講多少帶點貶義,先不說馬場潛規則和是不是為了拿包,我個人對他家很多東西都由衷喜愛。個人在home store的experience也一直非常好,有過不止一個SA,合作都很愉快,完全沒有不舒服的套路。尤其好愛現在的SA,個性特別可愛又非常professional,每次進店都超開心,願望清單也有精準達成。我覺得,適合的SA是持續養馬的重要動力 ❤️


豬鼻子戒指,大家都愛買不是沒有原因的,好看又好搭配!



不過目前只看過我自己這樣疊戴,超級喜歡!



教科書搭配~



Serena系列的帽型很得我心,已經收了三頂。



這兩色單看覺得有點相似,放在一起差超多哈哈。戴起來也很不一樣,剛剛的披肩上身照剛好就是戴它倆。



花兩三千買個藤編托盤聽起來有點離譜,但在愛馬仕就覺得不貴 😂(其實我好想要地球儀,可是已經漲到三萬多了嗚嗚嗚)



看介紹說,法國只有一小批柳編工匠為愛馬仕延續這項傳統工藝。年輕柳樹的枝條在冬季砍摘,嚴格挑選之後,再按大小分批集聚。之後在水中浸泡六個月,再進行剝皮工序,接著在室外放置到乾燥,編織之前再次濕潤軟化。還把皮繩和和皮把手跟柳條編在一起,非常細緻!



我是拿來放擺設,小號最適合(其實沒有很小),原本要買的中號很巨大。





對於挑食的小咪,老父親老母親要一起登場哄吃!(還要讓我的小熊熊跟她對話,什麼招都出來了)



吃飯很難,跟媽咪黏著很容易 ❤️(還好我沒有人類小孩,主打一個錯誤養育哈哈)



早早醒來的週六,悠哉懶散攤在family room看電影。兩人原本各據一方躺著,位置這麼多,我卻忽然擠去理查旁 XD。然後把沙發靠背掀下去,擠得更舒服 😉



小咪是個膽小又固執的孩子。比如說,明明很愛在沙發上跟我們一起,但若沙發上沒有小床,就超倔強的不肯上來,或是一上來立馬跳下去。而且根本不需要是她的床,哪怕放塊毛巾在沙發上也可以,真不知道是在堅持什麼!然後呢,在沙發上不敢到處走,哄騙很久之後終於邁出小到不能再小的舒適圈,可是,千呼萬喚才敢去其中一邊,也只敢去這邊。另一邊到底有什麼可怕的,還離她的小床固定位置比較近好嗎 😅


那我們當然要逗她玩啊(雖然她覺得不好玩 XD)。像這天,我躺在她不敢去的這邊,理查把她放到這邊的最遠端 😜。她一定是要逃回床那裡,可是我身體外側靠近沙發邊緣,她才不敢走。其實這個沙發座椅已經很深,還有一大截距離,可見小咪有多膽小!內側呢,我故意用抱枕擋住,看她怎麼闖關~


先摸索外側的可能性..... 探頭,縮回,再探頭,再縮回。不行不行,好怕好怕。



她的策略是離外側越遠越好,於是開始往抱枕後面鑽。我硬擋,她硬擠,終於找到突破口!



喔耶我出來了我出來了~



瞬間意識到距離外側變近,立刻超緊張的貼到最裡面,匍匐前進 XD



小床在我頭部另一側,這時如果不是得到安撫,她會從我頭頂橫衝直撞的暴走過去 😆



日式居酒屋習慣吃downtown老店,不過偶爾換換口味,吃了近兩三年新開的高分店家。Noah's Cafe這個名字很不日本,也很不居酒屋 XD。他家是日式fusion,以我們點的這幾道來說,日式元素不算特別突出(也有其它比較日系的菜色)。本日菜色都滿有水準,很幸運沒踩雷。



店很小,週末要提前訂位。等待入座時在門口看菜單,理查笑眯眯把他的手指放過來,說:妳的指甲漂亮好多喔~(怎麼那麼會討我歡心 XD)



也是個愛演的歡樂寶寶!



Hamachi刺身搭配南美青醬chimichurri ,再加上義大利陳醋和蒔蘿,還有香脆油辣椒,味道非常有層次。



Beef tartare,配了醃蛋黃和紫蘇芥末油醋醬,好吃好吃。




先炸再醃漬的日式茄子,用松露番茄糊、紫蘇葉、炸蒜片改寫成不同風味。



前幾道口味都滿飽滿,接下來還有豬五花,想說適合配點麵包之類的,點了charcoal foccacia,沒想到是佐果醬和奶油 XD



義式脆皮豬肉捲porchetta,變換了調味和配料:味霖芥末、漬蘿蔔、煙燻紅椒醬。很喜歡!不過也是偏重口味,目前這些其實都偏向配麵包的西式tapas,可惜沒有登對的麵包。



這道使用新鮮義大利麵,醬底是日式高湯加海膽和奶油,再加上parmesan起司和松露油,又是味道豐厚的一道!喜歡鮭魚卵和炸洋蔥酥的點綴,增添風味層次。麵的口感也很好 👍



我會用沒那麼日式的日式、沒那麼西式的西式來看待這間 XD,是會想要重訪的餐酒館,食物和服務都很可以!



吃完飯走去車上,經過gelato店,我像小屁孩一樣硬拖住理查不肯走,故意表現的很誇張 (是有多愛演 XD)。店內窗前吧台的一排客人都笑出來,招手叫我們進來吃哈哈。不是口味很多的網紅店,但很好吃,開心果超級香濃!



這天來吃位於Oku Izakaya Bar,也是高分店家,週末要提前兩週預約才有位(也是因為店很小)。Gastown街頭總是很有feel!




桌上的迎賓紙牌,小小舉動讓人馬上多了好感。順便說,這家還有Noah's Cafe的服務都有一定水準,跟普通居酒屋不太一樣。



又是一個hamachi魚生和南美青醬chimichurri的組合。跟Noah's Cafe完全不同風味,Oku這道清新爽口,刺身的厚度和口感都更有存在感,非常美味!



金平蓮藕竹筍,不算是我最喜歡的金平調味。不過就是下酒小菜也沒什麼好計較的。



說是名古屋式,但我也不知道跟其它唐揚炸雞的區別 XD。看菜單應該是多加了一種調味粉。



相比大多居酒屋,Oku更偏重刺身和temaki手捲,正好今天想多吃手捲,其它小菜就點少一些(菜單選擇其實也稍微有限)。



天婦羅蝦+蒲燒鰻+酪梨,不會出錯的組合,好吃。



北海道海膽+鮭魚卵+紫蘇葉,是美味搭配,可是料縮水好多,這個太像邊角料了 😅



炙燒銀鱈+味增+山椒,比較有油脂香氣,味道不算特別突出。



海苔很容易濕軟,一定要分批點。



昆布醃漬的生拌牛肉,喜歡。



炙燒帝王鮭還有竹莢魚也都可以。



甜蝦配上酥炸蝦頭非常加分!



總體來說不錯吃的一間,適合想吃居酒屋又想各種手捲的心情。



傍晚亮燈後的Gastwon ,另一種感覺!拍這張時,覺得坐在那裡的藍衣男和旁邊的藍色廣告板是完美呼應 XD





新店有新店的好,老店有老店的無可取代。當我和理查想要舒心好吃熟悉穩定的傳統居酒屋,首選絕對是Guu with Garlic!他家是溫哥華的日式居酒屋鼻祖,第一間已經有三十年歷史,現在有五家店,菜色環境都不太一樣。我們最喜歡去Guu with Garlic,看著不變的原始木色和溫馨熱鬧,看著菜單始終保留經典特色也不斷推出定時更換的小菜,看著吧台後方開放式廚房中的日本廚師換了一批又一批,我們從大學吃到中年,他家一直都又穩又好吃。




這麼多年過去了,依然要用yaki udon結尾。他家的牛肉炒烏龍麵,不用是世界最好吃,只需要是我的私心最愛 ❤️



後來也滿喜歡來Guu Toramasa ,特點是多了些大阪菜色。料理是可以的,最大詬病是室內有點不倫不類現代風,桌椅不知是不是接手上間餐廳,有很不搭的大理石圓桌 XD。最好坐吧台,比較像正常居酒屋。



喔對她家這種白餐盤也很解 😅。不過說重點,大腸好好吃!



大阪特色的炸串,我覺得吃專門店有點單調,這樣比較喜歡。



今天想大口吃麵,泡菜明太子還有炒牛肉這兩個經典款都點了!



Guu每間都有的yaki udon ,配方作法都一樣,但今天這間發揮超常,大愛!而且今天有一件超超超開心的事,所以吃什麼好像都特別好吃 😆



又到帝王蟹季節。眼大肚也大,一蟹八磅,兩人三吃。



做了很多次的經典不敗!蟹腳跟蒜蓉一起蒸,與身體相連的底節做成炒蟹,身體裡的東西做成炒飯 XD



蒸蟹:
  1. 蒜末15瓣、蔥花1根、薑泥少許,鍋中放油,中火炒香,最後淋一咪咪生抽。
  2. 放在蟹腳上,大火蒸5-8分鐘,看粗細調整時間。(下面也可以鋪泡好的粉絲)
炒蟹:
  1. 蟹腳底節加太白粉、白胡椒粉、少許鹽、足量油,翻拌均勻。進氣炸鍋或是用鍋煎到八分熟。
  2. 爆香薑片、洋蔥、大蒜、鮮辣椒、乾豆豉。
  3. 下蟹底節大火翻炒,加少許紹興酒,再放蠔油和蔥段炒熟。
炒飯:

想要特別稱讚一下日本極鐵鍋做的鍋巴炒飯,超級香!這個鐵鍋入手快一年,輕便好用,相對不沾,也不容易生鏽,在家熱炒總有它的身影。



出清韓國遊記時,廚房也韓起來!這個辣燉帶魚鮑魚比濟州島還好吃(理查說的 XD)



隔幾天又做了巨大一鍋韓式豬骨湯



本日菜單:小炒牛肉,酸辣土豆絲,燒烤杏鮑菇(用氣炸鍋)。自從成功掌握小炒牛肉之後,去川菜館的動力也變少了 XD(除非是吃水煮魚沸騰魚那類)



本日菜單:夫妻肺片,涼拌乾絲,金銀蛋菠菜。家庭版夫妻肺片,不像外面那樣泡在紅油裡,但也可以有滋有味!



本日菜單:蝦仁炒蛋,茼蒿馬鈴薯,夫妻肺片,涼拌乾絲。昨天的夫妻肺片和涼拌乾絲都做了兩餐份量(某些涼拌其實比快炒還費工,多做些更省力),今天搭配不同菜色,豐盛又快速的上桌~



本日菜單:豆干炒肉絲,芹菜炒馬鈴薯。自家飯菜最對胃,簡單煮也好吃!這次的肉絲炒豆干除了蒜末之外不加其它配料,調味只用米酒、白胡椒粉、黑龍春蘭黑豆蔭油(這款本身就是甘醇口味,取代醬油+糖),純粹口味有它的獨特魅力 😋



本日菜單:黃燜羊肉,老醋菠菜,炒土豆絲。



很愛這次的羊肉,記錄一下作法:
  1. 羊肩肉1.5公斤,切塊,冷水下鍋煮滾去血水,沖洗乾淨。
  2. 炒糖色,放入羊肉翻拌均勻。
  3. 加6大片薑、2根蔥段、5顆八角、1塊桂皮、1撮花椒粒、1撮香菜籽(coriander seeds)、1大把乾辣椒、少許白胡椒粉、1大匙紅油豆瓣醬,大火炒出香氣。
  4. 放少許紹興酒、1-2大匙醬油,加熱水(剛要蓋過羊肉),中小火煮一小時左右,中間試味道酌量加鹽。
  5. 最後開蓋大火,稍微收一下湯汁。
而且老醋菠菜還有酸辣土豆絲跟黃燜羊肉超級配!❤️



依然很迷各種雞鍋



每次行雲流水的製作山東炒雞,我都覺得自己是山東老闆娘 XD



這天的港式麻辣雞煲比「妹記」更讚,本人也覺得滿神奇的 😂



去完Costco,順便來附近的豐泰買零食(他家零食超多超好買),有人很自動的順利入鏡。



現在中式燒烤遍地,客人來來去去,老闆有笑有淚。前幾個月一直在吃新開的「串場」(主要是跟乾鍋鴨頭情投意合 XD),這天忽然想起好久沒來的「延邊燒烤」。見識過它火爆到需要排隊的程度,卻也免不了此時全場只有一桌的冷清,有點唏噓。



烤串是可以的!他家最大特色是,除了北方燒烤之外,也有炒年糕和冷麵這些韓式/朝鮮族菜色,還有小菜也跟烤串很速配。



鍋包肉也是可以的!跟上篇的「串場」有明顯不同,各有各的好吃。



烤冷麵和涼拌大拉皮也是可以的(同樣形容用到底 XD)。要比的話,「串場」拉皮本身的寬度和口感更優秀,「大川家」烤冷麵的調味我最最最偏愛不過這間料更紮實。



才剛說完「大川家」烤冷麵在我心中的地位,沒幾天之後去吃就嚴重翻車!料很少就算了反正一直這樣,不過第一回在他家吃到這個亂七八糟的口味,完全是淋糖漿的感覺。今天流淚的是我 😭



串燒是對我胃的,只是捉摸不透它哪天好哪天不好 😜。燒烤出身,如今菜色越來越廣,但我還是偏心那些最經典的小吃。



新試了炒羊雜,味道和份量都不錯。可是可是,感覺是預製菜或半預製,羊肚好像成箱運送過來,不是店家買原食材處理(在冷凍速食包吃過一樣的羊肚)。



在「木屋炭烤」坐下來,滿滿的回憶!



開了滿多年,當年溫哥華還沒什麼中式燒烤,他家爆火,我們也喜歡,每週固定報到。後來烤串店越來越多,找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對胃合意的選擇,早已不來這裡。這次是因為看到川菜「半步鮮麵館」跟「木屋炭烤」合併(也才知道原來是同個老闆),原本就聽說那間的肥腸芋兒雞和豌雜麵很有水準,現在可以一起吃烤串變得更吸引人!


還推出重慶把把燒,這個烈火牛肉小串很有滋味。



豬腰烤串一般都是包肥肉的望京小腰,吃到這種烤腰花覺得煥然一新很棒。



本日烤串前三名還有豆皮,比其它間都優秀!羊肉串是北方燒烤的必點,他家味道不差但不是我最喜歡的,感覺偏向過油再烤的類型,而且有點嫩精口感。



記得我們點的是肥腸芋兒雞,有肥腸、有雞、但沒有芋頭(不記得菜單上有另一道肥腸雞 XD)。Anyway,麻辣鮮香,調味拿捏很好!



最後以豌雜麵收尾,巴適的很 😋。把北方燒烤和四川風味納入同個屋簷,這樣的轉型未嘗不是好出路!



人活一世,總會有些污點成為永存的高光時刻 😂



不肯走的時候,換個方向騙她說要回家,東繞西繞就可以走很遠 😜



我們的小可愛 ❤️



有時明明為了消食而出來走走,卻走來吃pizza當零食了 😆



看似有點密集,其實強度很佛心哈哈。除了跳繩橢圓機和簡單重訓,快走超過45分鐘也記上來。畢竟以前的我,能坐就不站、能躺就不坐,所以現在只要有動就是好的!





3 comments:

  1. 被妳的走火入魔感染了,真的超級好看!

    ReplyDelete
  2. 種草了cherner chair,正在一個個收集中~

    ReplyDelete
  3. 摩洛哥路邊賣圍巾笑死我哈哈哈哈
    這幾條140真的都超爆好看
    我有水手紋身,另外幾條也想買
    是說妳動作也太快 XD

    那兩枚戒指疊戴我好愛
    謝謝新思路!

    ReplyDelete